Day8

早安,布拉格!

今天是最後一次說這句話了,有股淡淡的哀愁與離別的感傷...morning call設得比往常還要早,我對早起開始感到痛苦~"~
小三說下午到維也納要拉4小時的車,天啊~我的屁股在叫救命了。

我們來到捷克境內最後一個景點-塔拉小鎮(Kutna Hora)。距離布拉格只有70公里,當時因為蘊藏豐富的銀礦,
成為僅次於布拉格的第二大城鎮,後來隨著銀礦減少與戰火肆虐而逐漸沒落,人口僅存兩萬人。然因當地的中世紀建築保存良好,
於西元1996年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,從此帶動了觀光產業的發展,也為塔拉小鎮再度注入了生命力。

今天上午的行程分為四部分:人骨教堂、聖芭芭拉大教堂、銀幣博物館、花完czk後吃午餐,與捷克道別。


好久不見的太陽,可以重回你的懷抱實在太幸福了,有了陽光,人也跟著活力起來,我們在這裡下車、上洗手間,
 這裡的洗手間要付費,一個人5czk(小三付的),附近還有幾家商店,販售一些當地的紀念品,多數與人骨教堂有關。

人骨教堂門口有當地景點的套票行程,不過我們只有參觀第一個,門票還沒有抵消費哦。
進入教堂前,在地上發現一個骷髏頭的符號,是要提醒遊客「人骨教堂近了!」還是「生人勿近!」...


人骨教堂的外圍,整理過的墓園。

【人骨教堂(Kostnice Ossuary Beinhaus)】原來只是一座普通的修道院,在西元1278年波希米亞國王派修道院院長亨利到聖地耶路撒冷建交,
他帶回耶穌受難地的一把泥土,灑在修道院的墓園裡,從此墓園聲名大噪,成為民眾爭相下葬的聖地。

西元14世紀的黑死病與西元15世紀胡斯戰爭後,使墓園的面積擴大,埋了好幾萬具屍體,許多骨頭暴露出來被堆積在教堂外圍。
西元1511年,一位半瞎的隱士開始整理這些骸骨,到西元1870年,被史瓦森堡家族(Schwarzenberg)買下,請一位雕刻師將這些骸骨洗淨與雕刻,
做成各種聖物裝飾在教堂內,估計用了約四萬具的骸骨,此後這個教堂便成了當地旅遊必安排參觀的景點之一。


位於其中一處鐵絲網上的Schwarzenberg家族徽章(烏鴉啄土耳其人頭),下圖為近照,製做得非常精巧。

這是一種很詭異又特別的經驗,有些人說進來這裡會感到全身不舒服,甚至出現頭暈的現象,還好我尚能掌握自己的心理,
 真的挺佩服他們的巧思和創意,從中也能明顯感受到西方人與東方人對於死亡的看法極具不同,我們敢這樣做嗎?不被打趴才怪!


聖芭芭拉大教堂。

【聖芭芭拉大教堂(St.Barbara's Cathedral)】,西元1380年左右,塔拉小鎮的鑄幣與貿易正值最繁盛的時期,
當地居民就想蓋一座教堂獻給城鎮的守護神-礦工之神聖芭芭拉,以求採礦與鑄幣過程平安順利。
特地請來聖維特大教堂的設計師Peter Parler的兒子Johann Parler來設計教堂,然建造期間經歷戰爭與財務吃緊的窘境,直至西元1905年左右才完成。

典型的哥德式建築,有許多高聳的尖塔,還有飛扶壁用以分擔牆面的壓力,兩側的飛扶壁與尖塔共有27座,上頭還雕以精緻華麗的刻飾,十分壯觀。


在這之前,小三不斷提醒我們今天離開捷克前,一定要將身上的克朗用完,稍後也帶我們到鎮上KOH-I-NOOR筆店消費。
 我和鄉先生也在這裡花光身上僅剩的100czk。

 我一直都很喜歡這種遠離大城鎮的安靜,有種超然脫俗的與世隔絕感。在聖芭芭拉大教堂周圍,可以遠眺整座城鎮,
 郭台銘先生替其已逝世的夫人所購置的古堡就位於小鎮郊外,位於歐洲的中心位置,來這裡開會時,也很便於各國的政商前來。


鐵窗是有造型的哦,比起台灣死板板像監獄的鐵窗有格調多了,雖然裝鐵窗的房子很可憐,
 但不裝嘛,被小偷光顧的主人會更可憐。


好奇為什麼這裡每一戶都有兩個門牌嗎?還不止這裡,捷克境內都是每一戶兩個,一紅一藍。
 紅色是地政門牌,代表這棟房子在這一區的年代順序代碼,比如314,就表示它是第314個蓋好的房子;
 藍色是一般用門牌,好比台灣住家的幾號。那如果要寄信給住在捷克的朋友,要寫哪一個號碼呢?保險起見兩個都寫吧。


KOH-I-NOOR店門口的大筆被我們拿來玩得好開心!這照片是要告訴大家我們夫妻對彼此的怨念有多深~

很想紅的大嬸與白髮老伯是銀幣博物館的工作人員,大嬸是負責售票與管理;白髮老伯會示範敲打銀幣的製作技巧,
 但是他今天不夠專業,因為他找不到他的槌子,所以只能跟他合照乾過癮。

 這位大嬸很趣味,看到遊客來的第一件事竟是化妝,當團員要求與她合照時,她從來不會拒絕,還會想好自己要擺的姿勢,
 最後這張大合照呢,現場有近二十台的相機,大嬸樂得吱吱叫,真是歡樂。

【銀幣博物館】是西元1330年由波西米亞國王授與鑄幣權而建造的,在當時以義大利的工匠最為傑出,因此鑄幣廠請來了許多義大利師傅,
使得此處又有"義大利宮"的別稱。在西元15世紀還曾暫時成為國王的行宮,為此也建造了禮拜堂,牆上都是慕夏大師的畫作,
到了西元18世紀此地鑄幣業沒落,這裡又轉成為當地的市政廳,裡面大部分房間都不能拍照,但也是有例外的時候($$)。


『Stara Fara』是中午用餐的餐廳,還有送我們明信片呢,這也是在捷克的最後一餐,噢~
這回能選擇的飲料可多了,服務生的推車上有當地特產的各式水果酒、蜂蜜酒、溫泉酒、黑或黃啤、紅或白酒,種類繁多,
我選了黑啤,鄉先生始終如一的orange juice。我要澄清,這幾天我的飲酒量,是出生以來喝最多的一次哦,我沒有愛喝,哈;

前菜燻雞肉鮪魚沙拉,讓鄉先生頭痛的一道菜,與它四目相交許久,不知該拿它如何是好,單吃或是抹在麵包上都還蠻好吃的;
主菜摩拉維亞豬肉捲+馬鈴薯球+生菜,是鄉先生的;我的是雞排+馬鈴薯球+生菜,馬鈴薯球真的很像地瓜球,肉好好吃;
甜點是很像蛋捲的玩意,餅皮是溫泉餅,外頭有一團鮮奶油,很特別,沒見過這樣的作法,看起來好玩吃起來就還好。

用餐後,車子也來接我們了。再會了,捷克!等我以後有空、去完我想去的國家,我會再來和妳見面的!
4小時的車程,我們在車上看『阿瑪迪斯(Amadeus)』,講述音樂神童(不是音樂頑童,那是瘐澄慶)莫札特的一生,
關於電影細節的內容,有興趣者可參閱這裡的介紹: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straypoei/4982397 他介紹的很詳盡,好厲害。

我看得很認真,鄉先生也睡得很認真,當我們又回到第一天來的超商上洗手間時(真是有始有終),才真正感覺就要回程了。
同樣的,過境邊界時還是一樣超沒感覺的。

來到維也納也將近傍晚了,維也納與捷克只在隔壁,然進入維也納就有離開童話故事而回到現實世界的感覺,
InterContinental Wien是我們今晚入住的飯店,金碧輝煌的大廳陳設,快閃到我眼睛睜不開了啦!


房間內有鄉先生最愛的熨斗,一進房馬上衝進浴室察看沐浴組,我不喜歡那種倒立、還需要擠壓的設計,決定把它用掉!
 此外,還附贈一瓶水(看起來很像酒的那瓶)、一顆蘋果、一塊蛋糕、兩片小史特勞斯巧克力。
 
 房間窗戶看出去,正好是很大的一座溜冰場,好有趣哦,真的是在冰上溜冰哦。

照片中的錢幣是我在銀幣博物館買的紀念幣(正反面),一枚50czk或2歐元。其實還蠻貴的,我是為了雙尾獅。
用餐前,終極組跑去小三房間『喝飲料』,沒有食物墊胃就喝酒,我整個人暈得特別快,狀態持續到用餐後...


奶油+麵包,好吃!這回有牛肉湯,想不到在捷克一直維持王不見王的三角關係,在維也納就想通了。
 難搞夫妻不吃牛肉,換成沙拉,但這不是沙拉,是一堆擺盤、調味用的草,整個是放牛吃草欸,我不喜歡那過重的草味。
 
 搭配主菜的調味蔬菜,看吧,跟我們剛才那一盤有什麼不一樣!甜點是慕斯,中間是果凍還布丁的我忘了,還不錯吃。
 主菜看得出來是什麼嗎?左邊的是雞排+馬鈴薯、右邊的是牛排+馬鈴薯,我笑了,是炸雞排欸,不用回台灣,在維也納就吃得到,
 超~好~吃的,大受好評哦,讚!牛肉用炸得實在很奢侈,聽團員說肉質太硬、太老,好可惜啊。馬鈴薯好好吃。

 在捷克每餐有飲料,在這邊沒有,好不習慣哦。而且在維也納用餐速度也太慢了吧,吃這餐吃了一小時多欸,不是吃太久,
 是每道菜的間隔都很長,還在暈眩的我整個就是快睡著了,為了維持清醒,要拚命喝水和聊天。

結束了漫長的晚餐,酒精的後作力持續發揮中,我趕緊回房間洗澡、算帳、整理行李,就沒有和大家到外面夜遊。

晚安,維也納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皮皮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