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單單菜鳥克難露營團初體驗~清境農場小瑞士
時間:2014年6月28~29日
夥伴:LMM、UCA、MCC、老紅
原定行程:Day1:平平安安出門→小瑞士露營區→清境農場/登山步道→水舞秀→八卦
Day2:睡到自然醒→早餐→收拾行李→埔里/日月潭→快快樂樂回家最終行程:Day1:平平安安出門→迷路→小瑞士露營區→克難時間→聊是非+手機
Day2:七早八早起床→早餐→收拾行李→快快樂樂回家→帕塔雅泰式料理
【行前準備】
半熟老鳥MCC帶著兩隻超菜鳥準備露營去,
為此我們還在研討會空檔開了自以為正式的行前會。
錢、流程、攜帶物品、食材、人一切準備就緒,出發GO!
我沒有帶相機,以下照片絕大部分是手機爛爛拍攝。
【狠角色】
這兩天的代步工具:老紅,久違的高速公路和上山,辛苦了!
《外單單菜鳥克難露營團》源起:
這兩天在營區遇到了兩個露營團,我們覺得很有趣,
興趣夥伴也想給自己起個「像樣且具代表性的名字」,
外單單=外配+單親+偽單親工作人員。
菜鳥=露營是我跟UCA的第一次,什麼都不懂也什麼都好奇,
半熟老鳥MCC常跟家人露營,但粗活大都是M爸與M兄在做,
以致過程中幾次發出求救訊號,加上兩天幹了不少蠢事,根本名副其實。
克難=完全悲劇,老天爺不斷給我們挑戰課題,這點請聽我委委道來。
【GG的開始】
出發之前我們給自己擬了一份流程表,打算按表操課,
整備完成,準時6:00從MCC家上路~
預計路線是從國道1號北上→國道3號南下→國道6號→清境。
結果天兵我們很開心的往國道1號南下開去,中途發現不對勁,
從76號八卦山隧道接回國道3號,中途已有看到南投、草屯的指標,
駕駛與副駕駛聊得太忘我,只顧著笑到肚子痛,
錯過接國道6號的指示,就這樣又開回彰化,最後...到了龍井!
哎唷威,這時已迷路1小時...顧不得才早上7:00,
急忙求救還在睡夢中的郭老公。
郭老公:『妳們在幹嘛啊!一群蠢蛋ヽ(`Д´)ノ』
後來從龍井南下,7:17終於順利接上國道6號,
在後座想睡又不敢睡的MCC臉都綠了,
MCC:『我正準備要叫我爸來載我回家…』
【一定要玩這麼大?】
7:27已開往埔里的路上,我們也認為不會再有迷路的問題,
MCC正準備補眠。
此時發現車子溫度狂升,冷氣都變暖氣了,
我害怕過去那段慘不忍睹的水箱事件重演,本來要停在路邊檢查,
正當車速緩減時,溫度就下降了,冷氣又回來啦...呼,虛驚一場。
【休息是為了爬更高的坡】
7:48抵達國道6號終點,總計144公里,光迷路那段就50公里了...
我們在箱根附近的7-11休息、補貨,8:11往營區前進!
【阿母哇告啊!】
8: 38經過霧社,本來擔心未如預期的時間出發,會有塞車的問題,
還好一路暢行無阻,8:54抵達目的地,小瑞士花園。
抵達的同時也接到U母來電關切。
三角地帶,營區門口,24小時營業的7-11是旅行好夥伴。
【CHECK IN】
<CHECK IN SOP>櫃台報到→繳費→開車往營區入門口→對講機確認身分→進入營區。
9:00到櫃台報到、繳費,
費用分平日、假日計算,草皮、木板區的價錢又不同,
我們太晚預訂,所以只能住草皮區。
草皮區假日$1000、平日$600;木板區假日$1200、平日$800,
差別在於與泥土的親近度和插座,木板區才有附插座,
草皮區如果想要用電,只能自已帶延長線,跟木板區的借。
在小瑞士花園的售票口完成繳費手續後,要再開車往上爬一段距離,
入門口剛好在遊客服務中心對面,高掛著清境農場四個大字。
透過對講機告知輪班人員訂位姓名,待確認後就會有人幫忙開門。
這條路是通往遊客中心最近的一條,還算方便。
【田野調查】
營區全貌。
要經過一個蠻陡的坡道(走路腳趾會很痛),才能到達底下的露營區。
兩排有帳篷的位置就是有插座的木板區,其他隱約有拉繩子的就是草皮區,
園方原則上是希望每一戶可以以格子為主,但不是每個區塊都有繩子區隔,
為了離木板區近一點(方便借插座),我們打算將帳篷搭在木板區的正前方,
首要工作便是觀察地形,要領即地面平整,不要太多石頭(會不好睡)。
起初我們相中最左邊的陰影處,想說不用直曬太陽會比較涼爽,
但石頭太多,後來便選擇正中央(綠色帳篷對面)的區塊。
【自己的帳篷自己搭】
選好我們的落腳處,接下來就要做記號,插上我們的旗子帳篷!
接下來就是MCC最擔心的地方,半熟老鳥帶兩隻菜鳥搭帳篷,
狀況外的我們,為了彌補早上迷路事件讓MCC失去對我們的信心,
兩隻菜鳥完全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痾~本來還要請MCC先來個簡單說明會咧。
STEP 1:攤開內帳。(有的帳篷會選擇再加一塊防水墊在底部)
內帳就像一塊超大的防水購物袋。
STEP 2:穿入支架,與內帳的栓子相扣。
支架是伸縮接桿的,像極了魔術棒。
想到了巧虎教穿褲子的口訣:腳穿過洞洞,咻咻碰。
STEP 3:外帳穿起來。
外帳兼具防水、防熱的功能,保護內帳不受損,
以上全部是我自已說的。
我只知道外帳拉開一點,可以防止下雨時,雨水直接滲入內帳。
這副模樣,讓我想起了三隻小豬裡的豬大哥、二哥的房子。
STEP 4:營釘釘下去、營繩拉起來、紅旗升上來。
營釘要打進土裡,結果忘了準備小鐵槌,
只好就地取材拿石頭,或許藉機發揮敦親睦鄰的精神,
不過很可惜,這時候我們還沒有鄰居可以敦。
打營釘很順利,拉營繩就傷腦筋了,
MCC忘記怎麼拉,說明書沒有教,GOOGLE大神也找不到,
此時此刻只好求助M爸、M兄,可是M爸不在家,M兄約會至上,
最後MCC只好自己慢慢摸索,找回手感,嘿嘿。
STEP 5:隔熱墊、睡墊舖好好。
帳篷主體搭建完畢,緊接著就是睡覺的地方啦,
先舖上一層隔熱墊,避免背部直接接觸草地,
畢竟在山上,保溫是重點。
接下來是睡墊,形式不一,每家帳篷不見得都是用睡墊。
睡墊收起來的樣子就像真空包裝的零食~乾憋憋,
轉開開關,就會自行充氣,放著不管一段時間就是平滑的小床墊啦,
還附有枕頭喲,不過我習慣睡高,另外自己準備了一顆抱枕。
三張睡墊攤開來的面貌,是不是平滑了許多呢?
藍色是等高線睡墊,意義不明XDD
【走馬看花】
約11點左右,我們終於滿身大汗的搭完帳篷,
接下來就是到處走走、填飽肚子行程。
營區有兩座樓梯,
一座通往洗手台,刷牙、洗臉、洗菜、洗鍋具用;
另外一座通往淋浴間、廁所、小瑞士花園。
木造的淋浴間,原本旁邊還有飲水機,現在看來已經拆掉,
最外廁是簡易版梳妝台,接著才是淋浴間,大概有7、8間吧。
淋浴間空間還算大,不會一開水就淋濕所有物品,
每間附的鐵架數量不一,有的是一層、有的是兩層,還有小垃圾桶。
缺點是有幾間的蓮蓬頭壞掉,要嘛是斷掉、要嘛只能用水龍頭洗,
不是很優,畢竟收了錢,應該要好好維修才是。
外牆上掛了吹風機,有兩隻,尖峰時刻排隊人多,
如果像我頭髮要吹很久,又不想有排隊壓力的,
還是自已帶一隻來比較保險。
【風車祭】
距離上一次來小瑞士,已經是4年前,那時候園區主題是OPEN醬,
後來風車祭換成滿坑滿谷的五色風車,風吹來,集體轉動的畫面很美。
喜歡嗎?紙箱王裡面有賣。
應景大合照。
遊客帶來的狗叫「弟弟」,戴上墨鏡,帥氣十足!
狗主人說是在寵物店買的,沒想到寵物的世界已如此進步啊。
【呷奔】
原本的行程是先走登山步道,因為迷路+搭帳篷佔了不少時間,
大夥這時也都餓了,決定來去7-11填飽肚子。
多數來露營的人都是自己煮,或是全程吃外食,
我們想要體驗野外炊食,又不想背太多行李,
自以為行前會即達成煮晚餐+早餐的共識。
【散步走】
12:31結束午餐,我們邊散步、邊拍照休息,
和各角落的OPEN醬系列拍照,順便模仿別人誇張的拍照姿勢。
後來去遊客服務中心拿地圖,發現這裡有飲水機和乾淨的洗手間,
【躲貓貓】
14:00我們返回營地,各戶除了帳篷,還有準備炊事帳,
可以打造廚房、客廳的環境。
沒有炊事帳的我們,只能在陽光下煮晚餐,
為了不要太明顯,我們打算喬個隱密的炊事位置,
利用老紅和帳篷中間的區塊來做飯。
MCC也順便練習一下倒車入庫和路邊停車~
早上還沒什麼人氣,到了下午已經很多座帳篷,好熱鬧,
這還不是全盛時期,愈晚愈多人,慶幸我們有早一點來佔位置,
傍晚時分再過來,連停車都成了煩惱事。
【家家戶戶張燈結綵】
下午陽光若隱若現,伴隨山嵐、涼風,很舒服,
利用空檔,我像走進大觀園的劉姥,
好奇觀察別人的帳篷和設備。
這是比我們在晚一些抵達的人家,塞滿整台露營車的傢私,
是高級住宅區之一。
帳篷很大,感覺塞10個人也沒問題,帳篷前方的就是炊事帳。
隔壁一整排都是他們的親朋好友,為什麼我會知道呢?
因為他們還掛了布條(我們也有外配中心的布條XDD),
「瓢蟲親子露營團」是臉書上的不公開社團,
每座帳篷前方都掛了他們的代表物品「瓢蟲」,
裝飾的好熱鬧,好像嘉年華會或是馬戲團般精彩。
這座是我們旁邊人家休閒用的客廳式帳篷,
經過時有看到一家人在玩跳棋、象棋。
我們後面的好鄰居。
很熱心的指導我們曬帳篷,後來還直接幫我們用,
這戶人家就是外食族,時間到就去外面用餐,
回來就是靜靜的坐在椅子上看書。
MCC說她也嚮往這般生活,有個伴可以陪著她一塊露營,
靜靜的一起看書,或是做著自己的事。
我們隔壁的系列人家,總共有六戶。
因為距離我們最近,即成了我最常觀察的對象。
更後方一點的人家。
他們的炊事帳比較簡單,但我喜歡他們的吊燈。
隔壁人家的朋友們。
帳篷前方像熱氣球的吊飾好繽紛,風吹來會轉動。
和飄蟲團一樣,他們也有搭一個大大的「天幕帳」,
天幕帳看起來超專業的,
親朋好友們不必待在自己的帳篷內,
像蛋一樣的帳篷。
看完別人的帳篷和設備,再回來我們的帳篷,
地上舖的就是外配中心辦完活動的紅布條,以及一堆報紙們,
稱之為克難團,真是再合適不過了...
不得不說紅布條真的很好用,防水機能佳,還能躺在上面休息,
UCA將紅布條的功能發揮至極限啊,連枕頭都拿出來了!
【磨難與考驗的開始】
冒著雨去洗手台洗菜和切菜,還好洗手台上方是一片茂密的林木,
多少可以幫忙擋點雨,邊洗菜邊覺得背後涼涼的,
因為雨水嘩啦嘩啦的滴落...
我們的晚餐內容:
黃+白麵條、蛋x2、香菇、杏鮑菇、金針菇、豆皮、空心菜和小白菜,
加上雞湯塊、胡椒罐,準備來頓簡單快速的麵條總匯。
這時雨愈來愈大,沒有炊事帳可遮風蔽雨的我們,
為避免高山爐被雨淋到,這時只能發揮我們的創意與機智,
拉起外帳製造一個小小的遮雨空間,拿4把雨傘幫忙擋雨...
要一邊顧晚餐,一邊防止雨水滴落,晚餐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,
克難團的克難晚餐,在在考驗我們野外求生能力,
也讓我想起了研討會新加坡老師報告的遊民故事...
【反省與檢討】
附上UCA苦中作樂照片一張,她坐在帳篷外面撐雨傘,
19:58結束逆境中求生存之不能說的秘密晚餐,真是太糟糕。
結論是請好好珍惜每一條防水利器紅布條,
另外雨備需準備更多的大垃圾袋、短繩子、封箱膠帶,
【命運!機會?】
露營區熱水只供應到22:00,從傍晚開始陸續就有人去洗澡,
我們稍作休息後,準備去洗澡,剛好遇到排隊的尖峰,
看著隔壁間都洗完兩輪了,敢問是在這裡做SPA嗎!
慶幸我們的蓮蓬頭是完好的,不然就GG了。
快速洗完澡,外頭還是一堆人在排隊啊...
【變化擊敗計畫】
原本計畫坐在戶外聊天、泡茶、看星星的夜晚,
被一場亂七八糟毫無節奏感的大雨打亂了,
下過雨的山區霧氣很重,何來的星星啊。
21:30梳洗完畢,我們待在帳篷內小聊天,
最後還是不敵智慧型手機的吸引力,
兩位看著小說入睡,我則是讓奇皇后陪伴渡過夜晚。
23:40晚安,像毛毛蟲一樣捲進睡袋裡...不過好熱,
伴隨我入睡的是隔壁帳篷傳來的超大打呼聲,
衷心祈禱明天是個好天氣,我從來沒有那麼期待見到太陽公公!
【一日之計在於晨】
今天的計畫是睡到中午再起床,
5: 20爬起來上廁所時,外頭好熱鬧,已經很多人起來活動,
不敵喧嘩聲和溫暖可愛的陽光,
睡到中午起床的計畫宣告失敗,7:40梳洗完畢。
MCC在老紅上開火,煎吐司+胡椒炒蛋=早餐,簡單俐落,好食。
【打包】
吃飽喝足再休息一陣子,
9:00開始曬帳篷、收行李,還不忘消除肚子裡的負擔。
帳篷實在太濕啦,一邊的外帳沒有拉好,和內帳貼在一起,
隔壁好鄰居看不下去我們曝曬帳篷的方式,派她的老公來幫忙,
人真好。
【快快樂樂出門,平平安安回家】
11:36順利接上高速公路。補眠中...Zzz
12:40成功下交流道,預計的餐廳沒有位置,
13:02轉往帕塔雅泰式料理,準備大快朵頤一番。
13:40結束午餐,平安歸。
【後記】
2天1夜的菜鳥露營初體驗,成功!一一克服老天爺給的課題,我們都成長了。
感謝兩位同行的夥伴,從事前的分工、準備,過程中的同心協力,返家後的整理;
感謝M爸和M媽出借露營設備,以及隨時解救SOS;感謝老紅的老當益壯。